12月4日,中國建材集團官微消息稱,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咸陽陶瓷院科源新材裝備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套年產萬噸鋰電負極材料連續回轉爐成功交付,標志著我國鋰電池材料的生產實現重大突破。
據了解,咸陽陶瓷院研發的萬噸級鋰電負極材料窯爐直徑突破2米,長度突破36米,與原有成熟設備比,直徑放大了30%,長度增加了40%,其生產能力不僅是數字上的突破,更是對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支持。這臺回轉爐的成功運行,提升了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過程中15%的能源消耗,為客戶節約20%以上的成本。
密封形式上,發明動靜技術密封系統可全程對物料進行隔離,保證燒結工藝無泄漏點;加熱方式上,采用新型獨特的動態加熱技術,取代靜態匣缽燒結方式,克服了物料靜態煅燒產生的過燒、夾生等缺陷;結構設計上,內膽采用金屬鏡面或精加工技術;使材料燒結過程與爐內減少磁性物接觸,突破新能源負極材料領域燒結窯爐萬噸產能。通過攻克密封形式、加熱方式、防粘壁等關鍵技術和工藝,實現了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的高效化、連續化。
此次萬噸級鋰電負極材料國內首臺套的成功交付,為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材料提供了穩定的供應,也將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粉體圈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860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