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型LiMn2O4正極材料由于Mn資源含量豐富、價格低廉、使用安全、比能量相較于其他正極材料而言更高,因而被認為是鋰離子電池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正極材料。但是,在充放電循環中,該材料由于受到Jahn-Teller效應、氧缺陷和Mn溶解等因素的影響,常常存在容量損失較為嚴重等問題,循環壽命較短,尤其在高溫和高倍率條件下,其循環性能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愈加顯著。
目前主要采用的改性方法是:元素摻雜抑制Jahn-Teller效應;對電極材料包覆改性或制備單晶截角八面體形貌顆粒,減緩Mn溶解;減小材料尺寸減少顆粒表面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和減小電子、離子遷移路徑;優化制備電極材料工藝,以改善其晶體結構等等。
總的來說,錳酸鋰的電化學性能不僅與晶體結構(空間群、無序度、雜相等)、顆粒大小及分布有關外,與材料的晶面取向也有很大關系。通過晶面的控制可以對抑制副反應和過渡金屬在電極/電解質界面上的溶解有積極作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具有不同原子排列的晶面。單晶截角八面體尖晶石LiMn2O4顆粒,目前顆粒有兩種:包含{111}、{100}和{110}晶面顆粒及包含{111}和{100}晶面顆粒。{111}晶面具有最低的表面能和密實的Mn原子排列,{111}晶面可減小LiMn2O4材料的Mn溶解,而{110}晶面表面能最高,{100}和{110}晶面可以增加Li+離子遷移的快速通道。
對錳酸鋰的改性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我們中文核心《電池》與粉體圈聯合免費課堂一起交流學習。感興趣的朋友,請使用微信識別/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免費聽課哦!
課程信息:
在線分享主題:單晶截角八面體尖晶石LiMn2O4正極材料調控制備及電化學性能
主講人:郭俊明 云南民族大學/教授
時間:2022年11月16日 15:00-16:00
報告摘要:
1.制備工藝調控制備單晶截角八面體尖晶石LiMn2O4顆粒形貌
2.摻雜元素調控制備單晶截角八面體尖晶石LiMn2O4顆粒形貌
粉體圈公眾號后臺關鍵字“直播”可進入直播間
報告人簡介:
郭俊明 云南民族大學/教授
郭俊明,云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件,出版專著1部、教材1部,獲云南省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三等獎各1項。
編輯:珠海新能源論壇會務組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97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