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歐盟委員會官網發布了去年針對我國鈦白粉企業開展的反傾銷調查最新進展,將對我國鈦白粉行業產能較大的龍佰基團及旗下公司、中核鈦白分別擬加征39.7%和14.4%的臨時性關稅,文件名單內合作的部分公司加征35%臨時性關稅,其余名單外的我國公司統一加征39.7%臨時性關稅。
相關鏈接:市場份額或將低于10%,歐盟宣布對大陸鈦白粉啟動反傾銷程序
其實,我國鈦白粉行業更早時候就已面對國際市場的層層“圍堵”。3月28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將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二氧化鈦發起反傾銷調查。一月過后,巴西外貿秘書處于4月30日發布將要對進口自中國的金紅石型二氧化鈦(鈦白粉)啟動反傾銷調查。該如何“突圍”成為當下鈦白粉企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鈦白粉化學名稱為二氧化鈦,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主要應用于涂料、塑料、造紙等領域。2023年,我國鈦白粉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56%,位于第二的美國鈦白粉產能占14%,墨西哥、德國、日本和英國產能合計占比全球總產能的約13%。我國國產鈦白粉的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為印度、巴西、土耳其、韓國、印度尼西亞等,歐盟整體需求占我國鈦白粉出口總量的約五分之一,南美洲約占十分之一。2023年,我國鈦白粉行業出口總量達到164.2萬噸,同比增加23.6萬噸,增幅為16.75%,對比海外企業處于全球鈦白粉供應鏈絕對核心地位。
根據推測,印度對我國采取鈦白粉反傾銷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為與歐盟保持統一陣線,從而選擇跟進;原因之二可能是不甘愿見本國鈦白粉市場的巨大蛋糕被別國分走,從而欲借助政府手段加強自身利益;原因之三可能是2022年我國曾對印度酞青顏料發起反傾銷調查并于2023年開始增收保證金的措施。金聯創涂料分析師單曉恬認為此次印度的反傾銷措施或將為其提供消除貿易壁壘的談判籌碼。
與印度發起反傾銷原因不同,巴西鈦白粉工廠相較其它外購原料的鈦白粉生產廠家擁有每噸產品300美元的成本優勢,其出口價格高達2800美元/噸-3400美元/噸,而其位于我國江西的子公司一季度平均出口離岸價格僅為2270美元/噸。面對如此大的生產成本差異,申請發起對我國鈦白粉反傾銷調查既可以保障巴西企業的市場份額,又可以更好的鎖定更高的利潤,兩方面均可有效的對自身產生利好。
反觀歐盟是因為局部戰爭風險外溢造成歐洲當地能源價格暴漲、物價不穩定令當地人力成本有所增加、海運費及匯率波動造成其成本越發走高且難以控制等多個方面因素,使得歐洲地區鈦白粉企業“入不敷出”。歐盟的反傾銷舉措表面上是基于保護本土鈦白粉生產企業利潤,從而對我國鈦白粉加征關稅,但實際上造成貿易失衡的原因是當地經濟環境惡化打消了當地產品在國際市場融合環境下的價格優勢。
反傾銷是結合產品的價格和利潤,單一的針對產品的外來競爭者,通過強硬的關稅政策手段加以干擾,使其不能廉價出售,以達到阻止非本地產品流入的目的。
參考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澎湃新聞
粉體圈 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84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