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顆粒在液體介質中的分散體系包括膠體、懸浮液以及溶液,這些液體分散體系在石油化工、涂料、醫藥、陶瓷、納米材料等領域擁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溫度、固液密度、界面張力、電荷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液體分散體系并不穩定,影響最終產品的性能。因此,如何維持液體分散體系的穩定性是人們長久以來的研究熱點。Zeta電位作為衡量液體分散體系穩定性的重要參數,了解和認識其原理及影響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小編將在本篇為大家詳細介紹Zeta電位。
圖源:知乎
Zeta電位是什么?
Zeta電位是固-液界面雙電層中吸附層與擴散層之間相對滑移面上的電位,是溶液中顆粒之間相互排斥或吸引力強度的度量值,也是反映固體顆粒電動行為的一個重要參數。顆粒表面所帶電荷種類、電荷密度以及電荷基團的微小變化都可以從Zeta電位得到反映。通常懸浮在液體介質中的顆粒表面會帶有電荷,按照雙電層理論模型,帶電顆粒的周圍將富集溶液中相反的電荷(反離子),其中一部分反離子會與顆粒表面緊密結合,構成緊密吸附層(Stem層)。另外一部分反離子則因靜電吸引和熱擴散兩種相反作用的影響,分布在顆粒周圍,構成擴散層。當顆粒運動時,會帶動吸附層和部分溶劑分子一起移動,與液體之間形成滑動面,而滑動面與液體內部的電位差稱為Zeta電位。
膠體顆粒的雙電層結構(圖源:文獻1)
顆粒表面Zeta電位的大小是表征液體分散體系穩定性的重要參數。當顆粒帶有較多負電荷或正電荷時,其顆粒就會具有較高的Zeta電位,顆粒之間表現為排斥力大于吸引力,顆粒傾向于分散,體系比較穩定;當顆粒所帶的負電荷或正電荷較少時,其Zeta電位就比較低,顆粒之間表現為排斥力小于吸引力,顆粒間易發生團聚和絮凝沉淀現象,體系穩定性比較差。
影響因素
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Zeta電位不僅受pH值、離子強度、離子類型等因素的影響,還受顆粒粒徑、濃度等性質的影響。小編在這里僅介紹了幾個影響Zeta電位的主要因素。
1、pH值
固-液界面電荷的形成是由不同的物理化學機制所驅動的,其中表面官能團與水的酸堿反應、水合離子的物理化學性質是主導機制。由于官能團的質子化狀態會因pH值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其化學性質和反應活性;水合離子的物理化學性質會因pH值對溶液中離子的電荷狀態、水合殼層結構、離子活度、離子對的形成、溶解度、遷移率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pH值被認為是影響Zeta電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徐晗等通過實驗研究pH值對SiC-Si料漿流變性和Zeta電位的影響,發現當SiC-Si的等電點大約在pH=2處,在pH≥8.0時,SiC-Si漿體的Zeta電位絕對值大于30mV,在pH=8.7時,Zeta電位絕對值達到最大值44.7mV。調節pH,可以調整粉料表面的帶電特性,使粉料表面電荷分布發生變化。
pH對SiC-Si料漿Zeta電位的影響(圖源:文獻3)
2、離子強度
Zeta電位是固-液界面雙電層中吸附層與擴散層之間相對滑移面上的電位差,它容易隨水溶液離子強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當溶液中的離子強度增加時,會有更多的離子圍繞在帶電顆粒的表面,形成一個雙電層。而雙電層的厚度會因離子強度的增加而變厚,離子對顆粒表面電荷的屏蔽作用也因此而增大,顆粒表面的有效電荷減少,Zeta電位降低。在很高的離子強度下,Zeta電位可能會趨近于0,此時顆粒易聚集或形成沉淀。Saragi等采用共沉淀法,從分散在各種液體中的亞鐵和鐵前驅體合成了包覆和未包覆SiO2的磁性納米粒子。通過Zeta電位考察了Fe3O4納米粒子的穩定性。分散在乙醇中的Fe3O4的Zeta電位值為-0.9mV,而分散在去離子水中的Zeta電位值為-31.1mV,表明Fe3O4納米粒子在去離子水中更穩定。
分散在去離子水和乙醇中的Fe3O4納米粒子的Zeta電位曲線(圖源:文獻2)
3、添加劑濃度
從Zeta電位與電解質溶液的pH值及離子強度的關系可以看出,Zeta電位與添加劑濃度的依賴關系是非常明確的。除此之外,添加劑的離子電荷性質會影響Zeta電位的方向和大小,如果添加劑的離子與顆粒表面的電荷相同,它們會增加Zeta電位的絕對值;如果相反則會降低絕對值;不同類型的電解質對Zeta電位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多價離子由于擁有更強的電荷中和能力,通常會使Zeta電位更加顯著的降低,當添加劑增加到一定濃度時,顆粒可能會失去穩定性發生聚集。王杰等通過實驗發現在SiC微粉的去離子水體系中加入分散劑聚乙烯亞胺后,微粉顆粒固-液界面的電荷特性和親和力會發生改變,帶電的固體顆粒表層和反電荷離子的水化作用會被破壞,形成分散劑分子層,分散劑對碳化硅微粉顆粒進行表面改性,降低了微粉顆粒的比表面能,阻礙了固體顆粒的相互凝聚,從而使得SiC微粉在去離子水中的Zeta電位和分散指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微粉顆粒的分散性能在較低電位點提升得更為明顯,呈現出良好的分散狀態。
加入分散劑后微分顆粒Zeta電位與分散指數的關系(圖源:文獻4)
小結
了解Zeta電位的相關工作機理,可以有效提升我們在各個領域對于液體分散體系穩定性的有效監測,從而在工業生產、科學研究中根據監測結果開發、優化出更多更好的配方、產品,對于實際的研究、生產、應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玉華,曾鴻亮,全四龍.基于zeta電位的造紙中段廢水處理過程中絮凝劑投加量的優化控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郭佳林,焦陽,史建公,等.氧化物Zeta電位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外能源.
3、徐晗,劉源,徐恩霞,等.分散劑和pH對水基SiC-Si料漿流變性和Zeta電位的影響[J].耐火材料.
4、王杰.zeta電位對水體固體懸浮物微粉絮凝及分散性的研究[J].當代化工.
粉體圈 Alice
作者:Alice
總閱讀量:207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