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日本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宣布,應用激光拉曼散射光譜法成功揭示了鉍-碲-硒(Bi2Te3)系熱電材料低熱導率的原因。這一發現為設計新型高效熱電材料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熱電材料,特別是鉍-碲-硒系材料,因其在室溫附近具有較高的熱電性能被廣泛應用于能源回收、溫差發電等領域。這些材料能夠有效地將熱能轉換為電能,或反向工作,通過電流產生熱量。然而,盡管它們具有良好的熱電性能,熱導率仍是限制其效率提升的瓶頸之一。長期以來,學術界普遍認為,鉍-碲-硒系材料低熱導率的原因與其晶格振動中的非諧振動項有關,但具體機制一直沒有明確。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激光拉曼散射光譜法,探測了鉍-碲-硒系材料中晶格振動的高階項。通過對材料的拉曼光譜進行溫度范圍廣泛的測量,結合Balkanski模型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材料中存在非諧振動成分,但這些振動僅限于三階,四階及以上的非諧振動并未被發現。這一結果表明,材料的低熱導率并非由于大幅振幅的晶格振動阻礙熱流,而主要與其組成元素——重元素(如鉍)有關。
這一發現不僅闡明了鉍-碲-硒系熱電材料低熱導率的根本原因,還為開發具有更低熱導率的新型熱電材料提供了理論依據。未來,基于這些研究成果,科學家可以設計出更高效的熱電材料,推動熱電能量轉換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粉體圈編譯
作者:YUXI
總閱讀量:385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