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是驅動現代信息社會的技術制高點,其技術攻堅能力與產業鏈成熟度,已成為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然而在這一戰略賽道中,以高端氧化鋁為代表的核心材料在國內的相關技術研發仍存在明顯短板,核心供應鏈高度依賴進口。
本站中國粉體工業萬里行我們實地探訪一家主攻高純超細氧化鋁,且關鍵技術指標均可比肩國際名企的生產企業——濟源市中特陶瓷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源中特),探尋其如何通過技術突破與產業鏈布局,推動我國高端氧化鋁粉體的自主化進程。
中國粉體工業萬里行團隊與濟源中特團隊合影
聚焦行業痛點:打造節能高質生產技術護城河
作為高能耗產業的典型代表,氧化鋁生產在高溫煅燒環節的能源成本尤為突出——傳統工藝需在140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消耗大量燃料或電能,成為了限制不少企業規模化生產的瓶頸。據濟源中特邢五洲總經理表示,針對這一生產痛點,濟源中特一方面配套了光伏發電系統,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另一方面還學習國外優秀經驗,自主研發了低溫燒結技術,將燒結溫度降至1300℃以下的綠色生產區間。最終經生產驗證,該技術較傳統工藝綜合能耗降低35%,同時較低的燒結溫度也抑制了晶粒異常生長,使粉體的致密化程度得到了明顯提高。
降本只是手段,提質才是目標。為保障技術節能升級后的產品質量,濟源中特建立了覆蓋"原料—生產—品控—交付"的全流程品控體系:比如在原材料的篩選上,濟源中特從全世界范圍內精心篩選了幾家能夠確保穩定供應的優質原料供應商來保證原料穩定性;在關鍵生產環節,除了布局自動化產線,還與高端裝備制造商共研開發了定制化的窯爐設備,能夠實現將煅燒溫度誤差精準控制在1-2℃以下,從而能夠精準調控粉體的晶型、晶貌、粒徑、純度等關鍵指標;而在品質監控方面,濟源中特不僅在每個生產階段都進行在線監控,而且為了避免產品較強的吸附性導致吸濕團聚,最后的包裝、庫存、運輸等發貨環節也嚴加檢測,以保證產品能夠更好地交到客戶手上......
產品技術參數顯優勢:
目前,通過"技術降本"與"管理提質"的深度融合,濟源中特在行業轉型升級中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斬獲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6項,并通過布局圣華特瓷,在北京、廣州打造了2個技術研發中心,在河南濟源、江蘇蘇州打造了2個生產基地,形成了以3N級SHTC系列、4N級高端氧化鋁粉為核心的高端氧化鋁產品矩陣,在性能比肩國際名企的前提下,具有年產高純納米氧化鋁5000噸的生產能力,同時產品已應用到航空航天的復合材料、精密陶瓷、拋光材料和制備氮化鋁原料等方面,得到市場高度認可!
·3N級SHTC系列產品:對標日本知名友商,純度達到3N以上,粒度集中度好、分散性好、可做到自然單顆分散,具有高流動性、高耐磨,高耐腐蝕性、晶型一致性高、高強高密度,成瓷溫度低等優勢。其中,SHTC-101原晶可做到100nm,成瓷溫度在1250℃,適用于用于三防涂料,拋光;SHTC-501原晶粒度為500nm,成瓷溫度1450℃,球形度高,用于熱壓、流延方面能體現明顯優勢,適用于制備電子基板等半導體陶瓷。
中特陶瓷產品指標圖
·4N級新產品:濟源中特近期也推出了4N級高端氧化鋁粉,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粒度最低至20nm,Na2O含量低于10ppm,成瓷溫度為1250℃,適用于半導體拋光、半導體結構陶瓷、陶瓷電子基板、導熱填料、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制造、人工生物陶瓷、三防涂料等。
深扎客戶需求:下游反推上游的逆向研發邏輯
除了聚焦行業痛點,不斷提升生產技術與品控水平,濟源中特對于客戶需求同樣非常重視,為了提升對關鍵指標的敏銳度,濟源中特提出了“從下游反推上游”的獨特研發邏輯:通過收購裕豐陶瓷布局下游陶瓷組件生產,以深入理解各個領域下游客戶的工藝需求,從而反向精準優化粉體特性,實現“粉體—器件—終端”全鏈條閉環,而這一模式同時也被延伸至復合材料領域,目前其自主布局的下游產品在已在三防領域高溫噴涂中得到成功應用。
小結
濟源中特以高端氧化鋁材料為支點,通過布局下游實現需求場景深挖,深度耦合客戶應用端痛點,同時依托綠色低碳智能生產體系與技術,并以對標國際頭部企業的技術視野,開拓半導體、新能源等戰略賽道,推動構建國產高端粉體材料的生態話語權。未來,中國粉體工業萬里行團隊也將以濟源中特為樣板,繼續探尋并分享更多優秀企業的新型生產范式,幫助下游客戶的了解和對接優質供應商的同時,也為粉體行業技術和市場發展盡綿薄之力。
中國粉體工業萬里行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90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