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研磨分散技術是粉體技術領域中實現粉體顆粒粒徑細化、均勻分散與體系穩定的重要技術手段,在粉體工業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砂磨機企業(濕法研磨設備的核心類型)超300家,主要集中在長三角(江蘇、上海、浙江)和珠三角(廣東)地區,尤其是江蘇和廣東,擁有最完整的產業鏈和最多的企業。這一領域,絕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呈現小而散的行業格局。在萬里行多個站點的走訪中,我們發現行業內有一個有趣的共識--“每一家砂磨機企業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
萬里行團隊與蘇州通惠副總經理王榮俊(左三)、董事長趙惠東(左三)合影
在“粉體工業萬里行”本站的走訪行程中,我們走進了蘇州市通惠新材料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惠”)——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專業裝備制造商,深耕濕法研磨與分散技術已逾二十年,長期專注于真空上料、在線乳化分散、超細濕法研磨、全自動灌裝等設備與整線系統的研發與制造,公司已通過ISO9001:2008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并擁有符合歐盟標準的CE安全證書。
據悉,目前通惠的設備與系統已服務涂料、油墨、農藥、噴墨、染料、手套、陶瓷、電池、食品、醫藥等多個行業,累計用戶超過2000家,積累了豐富的工藝解決方案經驗。在本次走訪中我們了解到,通惠不僅在傳統行業持續深耕,近年來也在軟性銅箔基板、電池用負極碳納米材料、封裝材料等先進材料方向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展現出其在高端應用中的技術適配能力與系統集成優勢。
以下為通惠公司的部分產品與典型應用案例,供行業同仁參考——
1、在線潤濕分散系統(IWD):打造無塵、高效、節能生產線
在涂料、油墨等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分散研磨是決定產品性能與生產效率的核心工藝環節,涉及分散效果、自動化水平、能耗控制、粉塵治理和VOC排放等多個維度。隨著行業對清潔化、節能化與智能化生產的要求不斷提升,設備系統正面臨更加嚴苛的工藝挑戰。為了滿足行業發展需求,通惠公司在其濕法研磨系統中引入了自主研發的IWD高效在線潤濕分散設備。
分散作為研磨的前道關鍵工序,直接關系到后續顆粒細化的效率與體系的穩定性。尤其在高固含、高黏度體系中,粉體是否能夠被液體充分、快速地潤濕,將直接影響分散是否高效,研磨是否順暢。IWD系統通過真空條件下的瞬時潤濕與強力解聚機制,可在一臺設備內實現團聚粉體的高效解聚與均勻分散,可以無塵、無損耗地將粉料穩定轉化為漿料。同時,該系統無需額外泵送或輔助氣源,具備更高的能效比與工程集成度,為濕法研磨系統構建高效、緊湊、低碳的技術基礎。
工程案例:
通惠公司自主研發的IWD在線潤濕分散系統,成功應用于國內某大型色漿生產線,在提升分散效率的同時,有效避免了粉塵逸散,實現了研磨與分散環節的高度自動化。該系統優化了原有多道研磨工藝流程,大幅縮短生產周期,每條生產線年均節省電力約15萬度,顯著降低了能耗。通過這一改造,企業不僅實現了清潔生產與節能降耗,還顯著提升了單位面積產能,充分體現了IWD系統在智能制造與綠色轉型中的綜合價值。
除了上述案例,在本次走訪交流中,通惠團隊還提到,國內某碳材料企業引入了IWD在線分散系統,成功實現了前端分散效率的大幅提升,從而顯著減少了后續研磨工序的次數,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能耗。
2、加熱式砂磨機:破解含蠟物料研磨難題
在濕法研磨過程中,物料在高剪切力與研磨介質的持續碰撞下不可避免地產生熱量。因此,大多數砂磨系統通常配備冷水機組進行冷卻,以維持體系穩定,避免熱敏性組分發生變性或揮發。
然而,在一些特殊應用場景中,如數碼噴墨材料中常見的蠟粉或含蠟改性顆粒,其在低溫下容易發生結塊、黏壁、流動性差等問題,進而導致分散效率下降,甚至堵塞設備。此時,傳統的“控溫即降溫”策略反而不利于工藝穩定。
為解決這一問題,通惠公司推出了可加熱砂磨機系統。該設備通過在傳統砂磨機冷卻水道中引入導熱油,實現對物料的精確升溫(溫控范圍可達200°C),可根據工藝要求,將研磨溫度控制在蠟類材料軟化但不分解的最佳區間。如此一來,既提升了蠟粉的潤濕性與流動性,又避免了高溫帶來的降解風險,從而確保漿料體系的穩定性和分散效果。
除了處理含蠟物料,通惠團隊還介紹了該設備在冶金副產物再利用中的另一應用場景:在某鋼鐵企業(寶武集團)項目中,通過加熱砂磨系統向鋼渣漿料提供所需流動性,成功解決了常溫條件下流動困難、研磨不暢的問題,進一步驗證了其在高固含、難流動物料研磨中的技術適應性與價值。
不過,當濕法研磨系統由冷卻轉為加熱,整套設備的密封性也面臨新的挑戰。對此,通惠團隊也在設備結構和密封方案上進行了相應優化,以確保系統在高溫條件下的穩定運行與安全密閉。
小結
從技術成熟度、產業配套到設備創新能力,德國和日本長期占據著濕法研磨分散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然而近年來,中國發展勢頭強勁,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之一,也在技術輸出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就常規應用而言,國產設備的整體性能水平已逐步接近,甚至在部分場景中對標國際主流品牌。在本次走訪中,通惠團隊坦言,相較進口設備,國產裝備的一大優勢在于響應速度快、定制能力強,不僅能根據材料體系靈活調整方案為客戶量身定做設備,還能實現高效的工程落地,顯著提升客戶的整體交付效率。
如今,中國的濕法研磨設備企業正以各自的“看家本領”積極參與粉體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像通惠這樣兼具技術積淀與系統交付能力的企業,正在推動國產設備從“能用”邁向“好用、優用”。未來,誰能更深入理解材料體系,誰就更能精準把握用戶需求的本質,也更有機會在這條高度細分的賽道上脫穎而出。
粉體工業萬里行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05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