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黃惠教授:微納米銅粉和銀包銅粉技術特性與生產工藝控制(報告)

發布時間 | 2025-08-12 11:07 分類 | 行業要聞 點擊量 | 491
MLCC 論壇
導讀:9月25-26日,于蘇州舉辦的“2025全國納米金屬粉體/漿料制備與應用創新發展論壇”,粉體圈邀請了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的黃惠教授分享報告《微納米銅粉和銀包銅粉技術特性與生產工藝控制...

在當前光伏、新能源及消費電子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電子銀漿作為核心導電材料正面臨嚴峻的成本挑戰。然而全球產業鏈競爭白熱化態勢下,銀粉原料價格持續攀升已形成"卡脖子"效應。如光伏領域,高效雙面異質結(HJT)電池雖憑借轉換效率高、溫度系數低及雙面率等成為技術迭代方向,但其雙面電極結構導致單位銀漿耗量較傳統PERC電池增加40%-60%。同時,MLCC產業端,隨著消費電子向“高容量、小尺寸、高可靠性”等微型化規格演進,單臺5G設備MLCC用量突破1500顆,銀電極材料成本占比已飆升至總成本的35%。面臨持續上漲的成本壓力,產業界正加速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導電材料替代方案。

相較于銀粉,銅憑借其資源分布廣泛、儲量豐富的特性,在成本效益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這一特性推動微納米級銅粉在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電極領域實現了突破性應用,成功替代部分傳統銀漿材料,并顯現出廣闊的產業化應用前景。作為電極材料,銅粉具有電阻率與銀相近、電子遷移率低等優點,既可提供與銀相近的導電性,保證MLCC的使用性能,也有提升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長期穩定性。目前,以Ni為內電極、Cu為端電極的賤金屬電極MLCC,因其可滿足貴金屬電極MLCC的性能被廣泛應用。

賤金屬電極MLCC

在光伏電池應用領域,傳統銅粉材料面臨一個關鍵性技術瓶頸——其易氧化特性會導致導電性能顯著劣化,難以滿足光伏組件25年以上使用壽命的可靠性要求。這一技術痛點催生了具有革命性意義的銀包銅粉技術:通過精確控制電鍍工藝,在銅粉基底表面形成厚度可控的致密銀鍍層,成功構建出具有典型"核-殼"結構的復合導電材料,實現了雙重效益:銅芯占比達90%以上的結構大幅降低了銀用量,同時銀鍍層的連續包覆又使其導電性、抗氧化性等關鍵指標接近純銀粉水平。正是這種"低成本+高性能"的獨特優勢,使得銀包銅粉在HJT等雙面電池用低溫銀漿中的滲透率呈現指數級增長,目前已成為光伏行業實現"降本增效"戰略最具潛力的技術路徑之一。

銀包銅粉在HJT等雙面電池

為確保銅粉及銀包銅粉性能滿足高端應用要求,并實現規模化穩定生產成功替代銀粉,深入理解微納米銅粉和銀包銅粉的核心技術特性(如粒徑分布、形貌控制、表面狀態、抗氧化性、燒結性能、導電性等),并對其精細化的生產工藝進行嚴格精準的控制,是關鍵所在。9月25-26日,于蘇州舉辦的“2025全國納米金屬粉體/漿料制備與應用創新發展論壇,粉體圈邀請了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的黃惠教授分享報告《微納米銅粉和銀包銅粉技術特性與生產工藝控制》,內容包括:

1)微納米銅粉制備工藝(液相電解/氣相沉積/霧化技術),重點闡述液相還原制備技術特點;

2)銀包銅粉核心指標:銀殼厚度(50-200nm)與抗氧化性關系及高溫工藝限制(氧化臨界溫度220℃);

3)液相法制備微納米銅粉技術深度解析;

4)化學鍍銀技術突破,界面空隙消除的機理創新,銀層覆蓋率>99.5%的工藝控制要點,批次穩定性解決方案。

如您對報告內容感興趣,歡迎報名參會哦!

報告人介紹

黃惠: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惠: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昆明高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云南省冶金電極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濕法冶金電極材料創新團隊帶頭人。入選云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云南省青年學術和技術創新人才和昆明市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導電高分子新型節能電極材料、儲能材料、特種功能粉體材料、冶金電化學及濕法冶金新材料等應用基礎研究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工作。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委托項等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檢索6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8件(其中特種功能粉體技術已通過6件專利技術實現產業化轉化),出版專著3部,獲省部級科技獎6項。

 

粉體圈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