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太平洋潤興石業總經理彭輝斌
就像國內其他的碳酸鈣產業集聚區一樣,南陽的碳酸鈣粉體企業多數都有本土背景,而最近一個在當地碳酸鈣產業掀起不小波瀾的確是個實打實的“外來戶”,它的資本和負責人都來自外地,它就是位于內鄉石材產業園區中的太平洋潤興石業有限公司(下文稱“潤興石業”)。
這個外來的和尚到底念了什么經,會給當地的碳酸鈣產業帶來何種改變?帶著好奇,筆者走訪了潤興石業并拜訪了公司總經理彭輝斌,所見所聞不禁令人感慨。
潤興石業并拜訪了公司總經理彭輝斌
潤興石業是是香港上市企業太平洋石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這個專門和石材打交道的企業,為何會在南陽內鄉成立了一家粉體企業呢,在彭總講來這還是一個故事,訪談不妨就從這個小插曲開始……
2006年,廣東云浮的大理石開采加工產業正在走進全盛期,江西老表彭輝斌也正是此時進入了行業,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對于優質礦山的渴求也越來越多,太平洋集團把視線投向了包括內鄉在內的許多資源豐富的內地產區,彭輝斌由此和內鄉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2009年起,內鄉逐步打造當地的石材產業。人造石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粉體、砂體等,當時附近的大部分碳酸鈣企業并不具備生產滿足行業需求粉體的能力,粒徑分布、粉體改性等等方面的硬性指標,決定了只有從廣西等率先進行產業升級的產區進貨,盡管如此,也仍然只能生產較低端的粉砂板。
內鄉的漢白玉礦山在天然石材行業中非常有名,號稱“中原第一白”。但打炮開山的開采方式卻也很容易對礦石內部結構造成損害,切割石材時內部斷裂是最常見的后果。
中原第一白礦石
當作為下游人造石行業的升級步伐加速,再加上天然石材迫切需要解決浪費時,在石材行業打拼多年的彭輝斌意識到,粉體原料的深加工正是對癥下藥的解決辦法,大好時機更待何時?
以上種種在2016年6月12日潤興石業正式啟動立磨生產線給出了答案。這是個從下游產業回溯上游產業的生動例子,筆者在6月20日來到潤興時,生產團隊正在進行最后階段的調試和洗機,當日晚11點半第一批當地人造石原材料粉體正式出貨。
故事如果僅僅是如此簡略的介紹,肯定不符合筆者專訪的初衷,也不能讓眾多碳酸鈣行業的讀者滿意。這個做石材出身的企業和管理者,他們對于進入上游粉體有哪些理解以及今后的發展哪些思路呢?對于廠房建設、設備選擇、市場營銷、技術研發的進行則充分體現出其未來的龐大計劃或者說野心。筆者整理出的一些細節除了可以說明潤興如何在行業異軍突起,更多是想對南陽當地的碳酸鈣生產企業提供借鑒和參考。
首先從優勢說起,漢白玉礦山為原材料自不必提,結合太平洋集團和彭總在人造石行業的經驗,這兩者成為潤興粉體生產加工的基石。選礦是起點也是重點。這個流程在礦山采礦時就已經開始,堆放前再次的炮錘破碎和沖洗挑選,還有除了運輸環節中的篩選,還會根據傳送皮帶的老化程度及時進行更換,這種種細致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出品。其次是對設備和工藝正常運轉的保障。技術團隊不僅全程跟進和學習了設備的安裝調試,還對其中的密封裝置,甚至電機等配套件、消耗件進行了備份,在吃透維護保養后,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穩定的生產能力。并且為了更好的滿足生產檢測方面的需求特別配置了電梯,在彭總看來這可以解決取樣測試人員面臨的體力問題。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超前的環保意識。筆者在生產區域看到的是干凈和衛生,在破碎、粉磨、分級、改性、包裝的整體系統連接上,工作人員依然在盡力進行細節完善。在彭總看來,良好的工作環境對于生產加工順利進行意義重大,并且直接有利于企業形象的建立。
自動化管理省時省力。潤興石業的辦公大樓此時正在施工之中,臨時辦公室不過是廠房內的簡易板房,但這里面并不簡單。掛在墻上的顯示屏可以觀測數十個場景,涵蓋了整個車間、化驗室、配電等等幾乎所有區域;而彭總的手機上更是安裝了立磨配置軟件,他演示了通過手機直接控制調整設備參數,這不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可以讓管理者可以放心出差或辦理異地事務。
其次要提到的當然也有潤興所要面對的問題。作為一個新生的粉體企業,并且還是“外來戶”,彭總認為企業打牢根基還需要面對很多。
礦山資源的掌控總是不嫌多,彭總介紹潤興石業的計劃中還有更多的生產線,在2017年底前整個項目共8條立磨生產線全部投入運行前,更多的原料供應是基本保障。
營銷渠道和技術團隊的打造同樣迫在眉睫,隨著產能逐步提升和產品多樣化,對于更多粉體下游的介入是自然而然的事,滿足內鄉人造石材產業需求之外,潤興還瞄著更廣闊的市場。
在筆者到訪前,彭總介紹包括本地企業在內已經有3批前來參觀的隊伍,這其中包括很多本土豪強,潤興石業這個外來者多多少少已經帶給他們一些震撼和影響。而在這片碳酸鈣產業集聚區,也正出于暗流涌動之時,一場產業升級的風暴序幕已經拉開。
(粉體圈 作者:啟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04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