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釩鈦學術交流會在攀枝花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400位專家、企業家參會,并就國際國內釩鈦產業發展、工藝技術進步、釩鈦資源的綜合利用等方面學術研究成果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齊濤等專家作了相關演講。
徐匡迪介紹說,釩在化工和能源方面的利用前景非常廣闊。在未來,釩的應用領域應該是釩流儲能電池。“我國釩鈦資源多以釩鈦磁鐵礦等共伴生礦形式存在,部分還伴生鉻、鈷等其他有價金屬元素,但長期以來存在以鋼鐵生產為主的發展思路,伴生金屬回收率低甚至不回收,資源未能得到高效利用。”徐匡迪說,近年來,隨著釩鈦利用領域的不斷擴大,表觀消費量在大幅度上升,寶貴的資源優勢正在不斷削弱,加之鈦制品很多作為添加劑使用,釩制品90%用于鋼鐵生產的低合金元素,鈦制品大部分以鈦白粉形式添加到涂料、燃料、醫藥、造紙行業,都不具備可再生性,應予以充分重視和關注。
“我國釩鈦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制定一個嚴格的標準,主要包括釩鈦磁鐵礦利用項目采選能力不低于300萬噸,并配套應用規模的選鈦供需,選礦釩資源回收率不低于90%,低品位難選礦不低于50%,鈦資源回收率不低于20%。”徐匡迪說。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天義分別致辭。他們表示,攀枝花經過近50年的發展,在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我國釩鈦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攀枝花積極推進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加快形成我國最集中的鈦產業集群,希望攀枝花充分利用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機遇,創新思路、大膽實踐,努力打造鈦產業發展的升級版。
(來源:中國礦業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84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