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為了規范管理稀土行業,促進稀土行業的健康發展,在總結幾十年來稀土產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正在組織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即將出臺的中國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內容涉及稀土采選、冶煉分離、新材料和產業化應用等領域。旨在合理開發利用中國稀土資源,提高稀土產業集中度,保護環境,促進稀土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水平。下文總結一下,近期出臺的稀土政策:
1.稀土行業準入條件
明確了中國稀土行業準入條件:原則上2015年以前不再批準稀土冶煉分離項目,不再增加稀土冶煉分離能力。對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的生產規模和設備、環境保護、生產技術經濟指標、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企業要增加研發、技術改造和裝備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實現清潔生產。
中國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保護是中國稀土企業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在中國的一些地區,稀土礦山開采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稀土冶煉、萃取分離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酸堿、萃取劑等化工原材料,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大部分稀土生產企業,環保治理設施不完善,有的小稀土冶煉廠沒有環保治理設施。排放的“三廢”對大氣、水體、土地造成了污染。為了保護環境,中國政府制定了更為嚴格的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該標準對稀土生產中的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和廢渣的排放處理進行了新的規定。這一標準的實施,將迫使稀土生產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提升企業運營成本,可能會導致部分中小企業關閉。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環境,禁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生產行為。中國政府將對節能環保、低消耗、無污染稀土冶煉分離工藝給予支持。
2.稀土開采許可證制度
嚴格實施稀土礦山開采許可證制度,稀土礦產品生產實行指令性計劃并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鼓勵中國企業開發利用境外稀土資源。
3.稀土產品出口配額制度
自1999年開始,中國稀土產品出口實行配額管理。2000年官方統計稀土出口48900噸,嚴格禁止各類稀土礦產品,混合氯化稀土、混合碳酸稀土等混合稀土鹽類出口。據網上有關消息稱,中國將限制而非禁止金屬鋱、鏑等產品出口。允許符合有關規定的稀土產品進口,嚴格禁止具有放射性、污染嚴重的稀土礦產品和稀土回收物進口。
4.稀土出口稅收政策
1985年起,中國開始實行稀土產品出口退稅政策。
2004年1月1日起稀土金屬出口退稅從13%調整為零,將稀土金屬、釔、鈧及其混合物的無機或有機化合物出口退稅率由17%、13%調整為5%。
2005年5月1日起取消稀土金屬、稀土氧化物、稀土鹽類等產品的出口退稅。
2006年11月1日發布消息將于2007年6月1日起對稀土產品加征出口關稅,稅率為10%。
為期兩年多的WTO稀土訴訟,中國敗訴幾無懸念。這意味著,中國稀土出口政策需要調整,包括取消關稅和配額。但結果出人意料。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下發了《2015年關稅實施方案》。2015年稀土出口關稅與2014年沒有變化。
5.稀土產業扶持政策
鼓勵稀土產品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特別是在信息、環保和能源領域的應用,發展稀土循環經濟。
6.稀土投資政策
投資管理方面,禁止外資投資稀土礦山,允許外資以合資、合作的方式投資稀土冶煉分離項目,鼓勵外資投資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應用項目。
7、工信部等8部委聯合打黑
工信部網站2014年10月,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的函》,明確自2014年10月10日至2015年3月31日開展全國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歷時半年的時間跨度超過往年,顯示此次打黑的決心和力度。
8、工信部擬修改稀土政策法規:建產品追溯制度
工信部將在2015年及時修改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管理措施。具體包括:推動稀有金屬管理條例早日出臺;修改完善稀土指令和稀土管理辦法;建立稀土產品的追溯制度;對輕重稀土實行分類管理,在嚴厲打擊稀土違法違規生產,同時,繼續調整和相應增加輕稀土指標;提高南方離子型稀土的資源稅。
(粉體圈 作者:敬之)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039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