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圈曾就碳化硅企業發展方向提出了觀點,認為碳化硅陶瓷可以作為重點參考。有興趣的可移步:碳化硅微粉企業向死而生,鳳凰涅槃?文章草就時,不僅參考了多方信息,并且求教了眾多行業資深從業者。但筆者對行業尖端技術的認知有限,也無從業經驗,對于文章內容和觀點并非信心十足。剛巧的是,今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打消了筆者不少貽笑大方的擔心。以下是部分相關內容:
3月10日,武漢工程大學節能材料與膜技術研究所所長徐慢教授告訴記者,他們開發的碳化硅陶瓷膜技術目前正在中試階段,今年底就可以投產,到2016年有望實現產業化。屆時碳化硅陶瓷膜產品將在國內首次量產。
目前碳化硅陶瓷膜在國內尚未實現量產,國際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開發出碳化硅陶瓷膜產品。作為陶瓷膜領域最高端的產品,國內水處理領域所需的碳化硅陶瓷膜材料全部需要進口,材料的價格、供應受到外國公司壟斷,產品價格昂貴,制約了碳化硅陶瓷膜推廣的速度和范圍。武漢工程大學自主開發的碳化硅陶瓷膜系列產品一旦實現產業化,將可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
徐慢教授還透露,就碳化硅陶瓷膜他們已與深圳一家公司達成合作。該項技術的評估價為1500萬元,按照與校方達成的90%收益率,他的團隊將獲得1350萬元收益。下一步,他們將作價入股,與深圳方面合辦公司,由他的團隊負責研發,深圳方面負責生產。
此新聞的意義,不僅對我圈所持觀點是一大輔佐,更加具體的實例,也給予廣大企業更明確的引導和啟示。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43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