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砂磨機市場,作為應用最為廣泛的高端精細化的粉體研磨設備,各家有各家的結構設計和改良,尤其是分散盤的設計,更是五花八門,但就研磨筒的布置形式來說,主要分為臥式和立式。
砂磨機發展大概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立式攪拌磨(底部篩網分離器+棒式研磨原件);
第二階段:立式圓盤砂磨機(盤式+頂部篩網分離器);
第三階段:立式銷棒砂磨機(棒式+頂部縫隙分離器);
第四階段:臥式圓盤砂磨機(盤式+動態轉子離心分離器);
第五階段:臥式銷棒循環砂磨機(棒式+超大過濾面積分離器)。
臥式砂磨機(左)、立式砂磨機(右)
立式砂磨機的發明改良了立式攪拌磨轉速低、介質尺寸較大、研磨效率較低、產品粒度分布寬的缺點,讓研磨設備市場徹底進入了砂磨機時代。
但由于早期的立式砂磨機受結構限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研磨介質受到重力影響填充率較低、分布不均勻,停機時掉落底部產生碰撞容易碎珠等,后續臥式砂磨機出現,避免了這些缺點,便迅速擠占市場,逐漸成了精細研磨設備的主流。
但這并不意味著立式砂磨機會就此被替代,它依然存在優化空間,有自身的獨特優勢。
深圳市叁星飛榮機械有限公司是少見的發掘臥式砂磨機的缺陷,而轉向立式砂磨機的研究方向的一家獨特的公司,它始于1994年,是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基地,經歷了二十多年的自主創新,結合十幾年臥式砂磨機道路的洗禮,最終在立式砂磨機的創新道路上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為了深入了解這種新式立式砂磨機的產品特點與創新性,小編近期拜訪了叁星飛榮,在技術人員的講解下實地參觀了生產車間,深刻感受到了基于更復雜與精細合理化的設備運行原理的創新魅力。
粉體圈編輯吉純、叁星飛榮常務副總向龍華
叁星飛榮的拳頭產品是SP系列立式無軸封無篩網砂磨機,通過無機封無篩網獨特設計,能夠解決物料污染的困擾,永無堵塞,不需要清理篩網及篩珠,流量大小可控;超細研磨介質 0.1-2.0mm,可實現納米級超細研磨;將離心分級與流體力學的原理引入砂磨機的設計中,效率比傳統臥式機提高 50%以上;最終產品粒度分布窄,顆粒均勻。
叁星飛榮SP系列立式無軸封無篩網砂磨機
相比于傳統的臥式砂磨機,這種結構設計的立式砂磨機能有效解決軸封損壞泄露、料珠分級網堵塞、不能用超細珠研磨、產品顆粒不均勻、生產效率低能耗高這五大難題。
那么叁星飛榮是怎么通過結構優化改良來解決傳統立式與臥式砂磨機的缺陷的呢?
一、進出料有別于傳統臥式機。進料是通過驅動螺紋將物料輸送至研磨腔,出料則通過泵的吸力作用將物料從研磨腔抽出,無需進行額外的機封,從根源上杜絕軸封損壞帶來的泄漏與污染問題。
二、研磨過程充分利用離心分級與流體力學的原理。研磨腔被攪拌轉子、內定子及分級渦輪分為內外兩個研磨區,原料顆粒在內部會經過離心分級的作用進行分級研磨,物料與珠子間也是通過離心的作用進行分離。
三、分級循環研磨加強研磨效果。物料首先進入外研磨區,和珠子一道沿著轉子與缸筒間的外研磨空區運動,到底部后再沿著轉子與內定子間的內研磨區運動到近軸心處,然后在這里進行了兩次分級的作用。最終,小顆粒及時被排出到外循環缸,而大顆粒被排到外研磨區繼續參加下一個研磨循環,這樣既防止了小顆粒的過磨,又增加了大顆粒的研磨次數,最終產品粒度分布跨度小。
這種通過離心力分級分離的方式解決了篩網堵塞問題,并且分級研磨也有效利用了立式的重力作用讓原料顆粒在內部進行上下循環,加長了研磨通道,同時也讓顆粒更均勻分散,達到更好的研磨效果。在整個研磨過程中,設備能量主要是用在對大顆粒的有效研磨上,讓設備有用功最大化,實現高效、節能研磨,從而提升設備的研磨效率。
分級分離、分級研磨原理圖
叁星飛榮的立式砂磨機產品用絕佳的使用效果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可,廣泛應用于制備精細陶瓷材料(氮化硅、氧化鋯、碳化硼、氮化硼、氧化鋁等)、碳材料(碳納米管、碳纖維、石墨、碳復合材料和石墨烯等)、能源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晶體硅等)、礦物材料及各種納米涂料、油墨、噴墨、顏料等諸多領域,尤其擅長超硬、耐磨、高密度、高強度、高韌性的陶瓷及硬質合金的超細研磨及分散。
目前,叁星飛榮已經獲得了10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通過獨有的創新設計在如今已泛濫的砂磨機市場,避開了同質化競爭,以差異化特點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卻實力不容小覷的道路。
但顯然,這家在砂磨機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不會滿足于當前,依舊保持著不斷開拓進取的活力,它的董事長兼技術總監謝總一手打造了這套極具創新特色的設備體系,今后也將不斷帶領著技術團隊向著高端精品化的方向邁進,堅持自主創新與獨到的產品設計理解,在當下競爭殘酷的砂磨機市場穩步前進。
粉體圈 小吉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70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