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鐵礦石進口大國,每年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占全球進口量的50%以上。中國政府兩會期上對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為7%,創下過去15年來最低,同時將關閉部分產能過剩以及高污染的鋼鐵企業,經濟擴張減弱會削弱廣泛使用鐵礦石作為原材料的商業、工業甚至住宅建設項目的投入。 中國需求不足導致全球礦石產能銳減,價格創新低。
2015年已有2200萬噸鐵礦石產能退出市場,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8500萬噸產能退出。然而盡管鐵礦石價格大跌,力拓卻未表示自身將會減產。力拓計劃在2015年生產約3.5億噸鐵礦石,高于去年的3億噸。力拓的長期計劃是達到每年產能3.6億噸。
分析人士指出,在三大鐵礦石生產商之中,力拓獲利能力最佳,這得益于其削減成本最為成功。目前其生產并輸往中國的鐵礦石每噸成本僅為34美元,即使以鐵礦石上個月觸及的10年低點價格46.70美元計算,仍有不錯利潤。因此即使在供應過剩重創市場的環境下,對手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都放慢了增產腳步,但力拓最有本錢維持全力生產。
在不久之前,這三大鐵礦石生產商都抗拒抑制產量,堅持提高產量,以取得更多中國市場占有率,淘汰掉成本較高的礦商。
然而淡水河谷及必和必拓最近幾周已經出現態度動搖,暗示將抑制鐵礦石擴張計劃或縮減產量。淡水河谷上周表示,未來兩年有可能減少鐵礦石產量高達3000萬噸。由于鐵礦石價格大跌,淡水河谷連三季虧損,因而做出重大策略改變。而在這之前,必和必拓4月22日宣布,將延遲一個與增產相關的澳洲港口項目。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362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