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體的顆粒亦是千差萬別的。但是如果從顆粒的構成來看,這些形態各異的顆粒,往往可分成四大類型:原級顆粒型、聚集體顆粒型、凝聚體顆粒型和絮凝體顆粒型最重要的是前兩種。
1、原級顆粒
最先形成粉體物料的顆粒,稱為原級顆粒,因為它是第一次以固態存在的顆粒,故又稱 一次顆粒或基本顆粒。從宏觀角度看,它是構成粉體的最小單元:根據粉體材料種類的不 同,這些原級顆粒的形狀,有立方體形狀的,有針狀的,有球狀的,還有不規則晶體狀的如 圖|.1所示,圖中各晶體內的虛線,表示微晶連接的晶格層。
圖1、原級顆粒示意圖
粉體物料的許多性能都是與它的分散狀態,即與它的單獨存在的顆粒大小和形狀有關 真正能反映出粉體物料的固有性能的,就是它的原級顆粒。
2、聚集體顆粒
聚集體顆粒是由許多原級顆粒靠著某種化學力與其表面相連而堆積起來:因為它相對于 原級顆粒來說,是第二次形成的顆粒,所以又稱―次顆粒.由于構成聚集體顆粒的各原級顆 粒之間,均以表面相互重疊,因此,聚集體顆粒的表面積比構成它的各原級顆粒的總和為小,如圖2所示。聚集體顆粒主要是在粉體物料的加H和制造過程中形成的,例如,化學 沉淀物料在高溫脫水或晶型轉化過程中,便要發生原級顆粒的彼此粘連,形成聚集顆粒.此 外,品飩生長、熔融等過程,也會促進聚集休顆粒的形成。
圖2、聚集體顆粒示意圖
聚集體顆粒中各原級顆粒之間有很強烈的結合力,彼此結合得十分牢固,并且聚集體顆 粒本身就很小,很難將它們分散成為原級顆粒,必須再用粉碎的方法才能使其解體。
3、凝聚體顆粒
凝聚體顆粒是在聚集體顆粒之后形成的,故又稱三次顆粒。它是山原級顆粒或聚集體顆 粒或兩者的混合物,通過比較弱的附著力結合在一起的疏松的顆粒群,而其中各組成顆粒.之 間,是以棱或角結合的,如圖13所示匸正因為是棱或角接觸的,所以凝聚體顆粒的表面, 與各個組成顆粒的表面之和大體相等,凝集體顆粒比聚集體顆粒要大得多。
圖3、凝聚體顆粒示意圖
凝聚休顆粒也是在物料的制造與加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例如,濕法沉淀的粉體,在干燥過程中便形成大量的凝聚體顆粒。
原級顆粒或聚集體顆粒的粒徑越小,單位表面上的表面力越大,越易于凝聚,而且形成的凝聚體顆粒越牢固一由于凝聚體顆粒結構比較松散. 它能夠被某種機械力,如研磨分散力或高速攪拌的剪切力所解體°如何使粉體的凝聚體顆新 在具體應用場合F快速而均勻地分散開,是現代粉體工程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4、絮凝體顆粒
粉悻在許多實際應用中.都要與海相介質構成一定的分散體系。在這種液固分散體系 中,由于顆粒之間的各種物理力,迫使顆粒松散地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粒子群,稱為絮凝 體顆粒,它很容易被微弱的剪切力所解絮,也容易在表面活性劑(分散劑)的作用下自h分 散開來。長期貯存的粉體,可以看成是與大氣水分構成的體系,故也有絮凝體產生,形成結構松散的絮團——料塊。
粉體圈整理
了解優質裝備供應商,請聯系客服18666974612(微信同號)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