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陶瓷行業中,粉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隨著陶瓷性能指標的不斷提高,粉體也不斷朝著更細、更勻的方向發展。近年來,納米粉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然而,更細的粉體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煩惱”,比如團聚問題。
TiO2納米粉體
粉體團聚問題往往是由顆粒間引力、電荷引力、機械咬合力等因素導致的;而且,當粉體表面存在吸附水等液體時,顆粒間會產生明顯的毛細管力,通過收縮作用使顆粒緊緊團抱在一起。“解鈴還須系鈴人”,事實上,粉體與液體間不僅有“團聚之緣”,更有“解聚之緣”。它們的不解之緣,全集結在成型工藝之中。
1 特種陶瓷成型工藝介紹
特種陶瓷一般采用純度極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硼化物、碳化物等微納米粉體作為主要原料,成型方式已匯總于下表中。其中,注漿成型、熱壓鑄成型和流延成型的對象是漿料,液體占比一般在30%以上,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可填充模具的各個角落;擠壓成型、軋膜成型的對象是坯料,液體占比一般在10%-30%之間,塑性較好,成型后幾乎不變形;干壓成型和等靜壓成型的對象是造粒粉,液體占比一般低于10%,依靠壓力提高造粒粉的堆積密度,燒結收縮小。
特種陶瓷成型工藝匯總
成型工藝 | 漿料性能要求 | 應用場合 |
注漿成型 | 觸變性小;流動性、穩定性、滲透性和脫模性佳;不含氣泡 | 大型、形狀復雜、薄壁制品 |
熱壓鑄 成型 | 漿料具備穩定性和可鑄性 | 形狀較復雜、精度要求高的中小型制品 |
流延成型 | 粉體粒度小、粒形圓潤;漿料流動性好 | 超薄型、多層結構制品 |
擠壓成型 | 粉體細度小且圓潤;泥料均勻、塑性高 | 管狀、棒狀、片狀等制品 |
軋膜成型 | 1mm以下的薄片狀制品 | |
干壓成型 | 用少量液體對粉體造粒后,直接壓制 | 形狀簡單、基板類制品 |
等靜壓成型 | 液體占比一般3%以下,瘠性粉體細度應小于20μm | 熱等靜壓適用于特種陶瓷,冷等靜壓適用于日用陶瓷 |
軋膜成型示意圖
等靜壓成型示意圖
2 粉體與液體的“潤濕現象”
在特種陶瓷成型工藝中,均離不開“粉體”與“液體”兩位主角的身影。此二者如影隨形,并根據比例不同形成造粒粉、胚體和漿料三種狀態。其實,造粒粉利用的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團聚之緣”。粉體與液體的緣分,實則源于“潤濕現象”。
如同人世間的感情一樣,粉體和液體的緣分也分“喜”和“惡”,可用楊氏方程的接觸角θ來度量:當θ<90°時,液體能潤濕粉體,喜結良緣;當θ>90°時,粉體“憎惡”液體,不能潤濕。對于成型工藝而言,自然希望粉體和液體能夠相親相愛,家和萬事興嘛!
潤濕現象(左邊不潤濕、右邊潤濕)
當粉體顆粒被液體潤濕后,根據顆粒間液體量的大小,可形成四種類型的液相態:①擺動狀態——顆粒接觸點存在液相,液相不相連;②鏈索狀態——液相連成網狀,氣孔分布其間;③毛細管狀態——液體充滿顆粒間所有空隙,僅粉體層表面存在氣液界面;④浸漬狀態——顆粒群浸在液體中,存在自由液面。
模壓成型的造粒粉屬于擺動狀態,小顆粒利用液橋力“團聚”成大顆粒;塑性成型的坯體屬于鏈索狀態或毛細管狀態,成型后能夠克服自重影響而不變形;注漿成型的漿料屬于浸漬狀態,粉體顆粒在液體介質中均勻分散,而后干燥成型。
3 粉體在液體介質中的分散與調控
粉體與液體的緣分,其實更多體現在“解聚之緣”上,即粉體在液體中解聚、分散,以提高特種陶瓷的均一性和穩定性。
粉體在液體介質中的分散與其表面狀態和潤濕狀態有關,包括三個步驟:①粉體團聚體被液體潤濕;②團聚體在機械力作用下被打開成獨立的原生顆粒或較小的團聚體;③穩定原生顆粒或小團聚體,阻止其再次團聚。在工藝上,可通過介質調控、分散劑調控、機械攪拌調控和超聲調控四種途徑來改善粉體在液體中的分散狀態。
粉體在液體中的分散調控方式
調控方式 | 機理 | 舉例 |
介質調控 | 粉體與液體: ①極性相同易分散; ②潤濕性越好,分散性越好 | 氧化鋅粉體在苯中分散性好,在乙醇+水中分散性差 |
分散劑 調控 | 粉體吸附分散劑: ①靜電斥力作用; ②空間位阻效應; ③改善潤濕性。 | 六偏磷酸鈉分散劑可改善氧化鎂在水中的分散性 |
機械攪拌調控 | 通過機械攪拌引起的液體強湍流運動使顆粒破碎懸浮 | 利用球磨罐攪拌氧化鋁漿料 |
超聲調控 | 利用超聲空化作用產生的局部高溫、高壓或強沖擊波和微射流來分散顆粒 | 利用超聲波960-1600kHz分散100nm的硫酸鋇懸浮液 |
4 小結
粉體與液體的緣分,既可以“團聚造粒”,又可以“解聚分散”,現已被廣泛應用于特種陶瓷成型工藝中,并將持續影響特種陶瓷的性能提升和應用拓展。
粉體圈 作者王京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966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