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了粉體圈,您就合作了整個粉體工業!
伊朗研究人員采用了一種更為簡便的方法生產納米二氧化鈦,這種方法并不需要高壓或復雜的設備儀器。研究人員介紹,二氧化鈦納米管的生產并沒有采用高壓釜設備,而且降低了壓力和溫度,通過控制顆粒物的最初尺寸,這種...
根據美國行業學術期刊《尖端材料》中的文章,美國阿拉巴馬大學華人學者宋金會教授研究組報道了一種基于納米半導體技術的新型數字圖像傳感器,其像素尺寸竟然成功縮小到了50納米,大幅度打破當前數字圖像傳感器像素尺...
巴西金邊大學研究人員用二氧化硅和氧化鋯等混合納米顆粒制成可修補牙齒洞隙的復合樹脂,比金屬替代品更類似于牙本質,且不會使牙齒松動或斷裂。這種納米復合樹脂或將引發下一代牙科材料技術。歷程簡述自從10年前引入...
赤泥是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是個世界難題。日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沈陽組織專家對東北大學張廷安教授團隊完成的“大規模低成本無害化處理拜耳法赤泥技術”“鈣化-碳化法高效利用中低品位鋁土礦清潔生產氧化...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小組于近日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擁有氧化物玻璃系中最高彈性模數的玻璃。這種玻璃是使用氧化鋁和五氧化二鉭合成的新型材料。彈性模數可視為衡量材料產生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指標,其值越大...
近日,東北大學教授馮乃祥的團隊成功研究出新的工藝技術,使鈦的還原率達到100%,并實現“零”排放。與現行方法相比,鈦粉的生產成本至少可以降低50%。鈦的傳統制備方法為四氯化鈦鎂熱還原法,也被稱為克勞爾(Kroll)...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和華北電力大學合作,在太陽能電池用納米材料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獲得了宏量合成結構和形貌可控的分級結構亞微米球方法。應用這種新型分級結構亞微米球制備的染料敏...
由于對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的依賴很大,大家幾乎都有在烈日和強光下無法看清屏幕的經歷也就不奇怪了。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發的顯示屏玻璃用抗眩光涂層材料,成功為智能觸摸屏增加了防護功能。該類...
據9月11日科技日報報道,瑞典查爾莫斯大學研究人員能夠用一種新的顯微技術來觀察單個納米粒子,而不是觀察聚集在一起混雜不清的一團粒子。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的成果顯示,研究人員利用等離激元納米光譜電子成...
美國研究人員聲稱已經成功研發出更便宜、壽命更持久的白光LED,對某些材料進行試驗的結果顯示,該團隊運用目前的方法能夠減少LED90%的成本。他們已申請美國專利,并在探討生產的可能性,這項成功將在近期舉辦的第250...
萬里行 | 營口航盛:40年匠心傳承,如何引領中國粉體裝備智能化升級?
萬里行 | 稀土國創中心:破解稀土微納米粉體產業化的“卡脖子”難題
站點地圖 關于我們 欄目導航 友情鏈接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所有頁面內容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復制。客服QQ:2836457463 粉體技術討論群:178334603
粉體圈專注為粉碎設備、粉體設備等廠家提供粉體技術、粉體會議等信息及粉體相關產品展示和交流平臺。
Copyright ??201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40703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