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高韌性陶瓷及陶瓷復合材料的出現促進了把陶瓷材料作為未來新型結構材料應用的研究,力學性能是陶瓷材料最為基礎和關鍵的性能評價指標之一,是決定著陶瓷材料,特別是結構陶瓷是否能滿足服役條件需求的關鍵技術指標之一。因而,尋求更高效的材料力學性能的方法和設備也在迅速發展,其中高通量快速評價材料的力學性能是國內外陶瓷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由作為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首席科學家、硅酸鹽學會測試技術分會理事長的包亦望科學家提出一種高效簡便的性能相對法評價技術。通過材料性能之間的相關性及其不斷地延伸,形成多米諾效應,從而使得系列材料性能一次性獲得。例如,均質各向同性的陶瓷樣品放在兩個柔性的支點上,給它一個激勵,它會發生自由振動,其震動的頻率跟材料的彈性模量有關,利用彎曲振動和扭轉振動頻率,可以算出材料的彈性模量和剪切模量,而這兩個模量又與泊松比相關,故可得到材料的泊松比,進而根據振幅衰減率獲得材料的內耗,通過材料彈性接觸性能參數和硬度之關系可得到硬度值,進而可推算出陶瓷塑性率和吸水率。將這系列關系式連成鏈并做成高通量試驗儀,只需對陶瓷樣品輕輕一敲,便可高通量測得系列的材料參數。
在7月5-7日開展的“2023全國先進陶瓷產業創新發展(唐山)論壇”上,將由包亦望老師分享報告“陶瓷力學性能相關性與快速評價方法”,屆時將詳細介紹這種高通量力學性能測試的技術原理與設備,為結構陶瓷的產品開發及質量評價提供更準確高效的輔助作用。如果您對相關內容感興趣,不妨來唐山先進陶瓷論壇一窺究竟哦!
報告人簡介
包亦望,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首席科學家;硅酸鹽學會測試技術分會理事長。 1982年本科畢業,1990年獲博士學位;1995德國洪堡學者;1997入選國家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00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001年先后獲“國家杰青”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13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全國勞模。
長期從事陶瓷、玻璃及其陶瓷基復合材料性能評價與脆性器件失效分析研究。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SCI 收入132篇,EI收入200余篇。出版專著 3部。授權專利110余項。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共11項創新技術被制訂為ISO標準,2018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一等獎。近期成果有陶瓷涂層物理性能評價及預應力陶瓷設計制備以及高溫原位性能測試方法。
唐山先進陶瓷論壇會務組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26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