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電子產品的更新升級,電子元件呈現高度堆疊的趨勢,雖然為微型電子設備提供了密集計算和通信功能的可能性,但同時帶來了更強的電磁干擾以及更高的設備功耗,對電子設備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造成影響,因此電磁屏蔽和散熱材料及器件的作用將愈發凸顯。
目前,電磁屏蔽材料和導熱材料普遍使用聚合物基體,再根據功能需要通過添加碳材料、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填料,使其既有聚合物重量輕、可加工性強的優勢,又賦予了其所需的導電、導磁或導熱等功能,比如作為國內散熱和電磁屏蔽領域領先企業的深圳市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可根據功能需求,提供多樣化、性能優異的聚合物基導熱界面材料、相變儲能產品、吸波產品、導電橡膠等產品。
1、導熱界面材料
以高導熱粉體填充,用于解決各種界面的熱傳導問題,可根據需求定制導熱系數為1~25.0W/m·K甚至更高的產品。
2、相變儲能材料
以儲能微膠囊填充,高焓值>180J/g,溫循1000次后焓值保持率可達85%以上,滿足電子產品苛刻的可靠性要求。
3、吸波產品
以磁性粉體填充,關鍵原材料自主研發,自主生產,可提供客戶所需全部吸波片解決方案和材料。
4、導電橡膠
以金屬粉、石墨烯等填充,模壓最薄可做到0.3mm,擠出最薄壁厚可達到0.2mm。
不過,這類聚合物基功能產品要達到上述優異的使用性能和高可靠性,僅依靠簡單粗暴的填料填充往往是不夠的,一般還需要對填料進行改性。以導電屏蔽產品來說,未經改性的導電填料存在長期使用后容易被電化學腐蝕導致屏蔽效能大幅下降,以及產品的屏蔽效能與其電阻不呈正比例相關等問題。而使用未經改性的金屬導熱粉制備的導熱相變材料則在長期的老化測試后容易垂流開裂,同時存在填料被氧化腐蝕導致熱阻增大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填料與聚合物基體之間的物理、化學性質存在較大差異,若不對填料進行改性,填料在基體中的分散性較差,也容易對產品的使用性能造成影響。
為了能夠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粉體的表面改性技術在導熱和電磁屏蔽產品中的應用,在2月23-24日于東莞舉辦的“2025年全國導熱粉體材料創新發展論壇(第5屆)”上,粉體圈特別邀請了深圳市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技術總監劉廣萍女士分享報告《粉體的表面改性及其在導熱和屏蔽領域的應用》,屆時她將分享飛榮達涉及粉體表面處理的導熱、屏蔽產品,通過幾個典型應用實例講解粉體改性技術在提升導熱/屏蔽產品的各項使用性能方面的應用。
報告人介紹
劉廣萍,女, 時任深圳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材料研發總監,先后曾任中國化工集團桂林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研發部任研發工程師、萊爾德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研發部任研發工作師。2015年獲得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證書,2016年獲得深圳高分子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具有豐富的導熱產品、電磁屏蔽產品以及導熱吸波、導熱屏蔽等復合功能材料的開發經驗,多次代表單位成功主導國家、省、市級項目申報并獲得多項發明專利。
東莞導熱粉體論壇會務組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817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