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太陽能電池第一大生產國,隨著國家推動“雙碳”目標以及傳統(tǒng)能源向新能源轉換之際,未來十年我國光伏用電量將大幅提升。
無論是新一代HJT電池,還是目前主流的Topcon電池,都需要以銀漿料作為電極材料。而微納米銀粉(包括片銀)、銅粉及銀包銅粉,正是調制各類導電漿料(如Topcon-Leco正/背銀漿、HJT導電銀/銅漿、LED導電漿料等)的核心原材料。
降低成本、提高光電轉換效率是太陽能領域永恒的主題。因此,如何實現(xiàn)低成本、大規(guī)模制備這些粉體,以滿足未來高標準需求,已成為業(yè)界的關鍵課題。尤其在HJT低溫漿料體系中,銀包銅粉乃至銅粉逐漸具備替代部分貴金屬銀粉的可能,其抗氧化研究與產業(yè)化應用,成為降低成本、提升性能和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的核心方向。
在即將于2025年9月25-26日蘇州舉辦的“2025全國納米金屬粉體/漿料制備與應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上,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二級教授、西安晶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王惠老師將圍繞上述幾方面的研究,分享主題為《微納米級球/片銀和銅粉/銀包銅粉的制備及其在電子漿料中的應用》的報告,敬請期待!
關于報告人
王惠,女,二級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國家級光電技術與納米功能材料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光能發(fā)電學會常務理事。近二十年來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池用導電材料銀粉、銀漿料的制備和應用研究,是國內較早提出將石墨烯應用于導電銀粉、銀漿料和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中的研究者之一,并提出不同導電材料中石墨烯的量身定制概念。主持完成科技部863重大、國際合作重點專項、863專項、973前期專項和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等科技部項目5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及省部級重大項目20余項。研究成果分別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23項,在國內外發(fā)表研究論文150余篇,譯著、編著3部。獲得中國科學院第五屆“柳大綱優(yōu)秀青年科技獎”、“陜西省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等個人獎勵和“陜西高校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近10項。
蘇州納米金屬論壇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