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北方稀土、廈門鎢業和廣晟有色在內的業內三巨頭先后宣布實施限產保價。與停產不同,限產就是說國家給的指令性計劃考慮到市場原因,企業不全部用完。與此類似的可以參考油價下滑,歐佩克所做出的反應,但這種明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對稀土保價并無根本支撐。
10月13日,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發布了《關于限產保價的公告》。北方稀土決定實施限產保價,全年冶煉分離產品生產量較工信部下達給公司的2015年稀土總量控制計劃指標量減少10%左右。
繼北方稀土后,廈門鎢業于14日發布公告,基于推動稀土市場健康發展的原因,其冶煉分離產品產量將在工信部批準的生產總量控制計劃基礎上減少10%。
幾乎與此同時,隸屬于廣東稀土集團的廣晟有色發布公告稱,下調全年冶煉分離產品生產量,較工信部下達的稀土總量指標減少10%左右。
不愿坐以待斃的稀土企業開始想以減產來穩住價格,只是,這樣的效果能有多大呢?首先我們要看看稀土降價到底有哪些原因:
一是因為在汽車工業等照明領域,熒光燈向LED燈的轉換,稀土釔、銪、鈰、鋱的需求大幅減少;
二是稀土貯氫材料受替代技術影響,預計今年稀土鑭、鈰減少率為3%左右;
三是目前美國和日本正在利用新技術從稀土廢物綜合利用中提取稀土,同時開發了替代技術,鐠、釹、釤、銪等多種元素被大量回收利用,釹鐵硼中鏑的使用量在減少,因此稀土磁性材料、研磨材料、催化材料等需求將銳減;
四是稀土資源被大肆非法開采的現象依然存在。預計2015年中國官方稀土供應量10.5萬噸,而“黑色”產業鏈供應量將達4萬-4.5萬噸,占中國供應量的比重超過四成。
以上歸納并不一定完善,但很明顯的是非法開采所占比重之大,幾乎達到官方的一半,斬斷“黑手”不會解決所有問題,但帶來的效果一定會比限產更明顯。
(粉體圈 作者:啟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865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