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縣,廣西貴港市轄縣,距貴港市126.1公里,距南寧市約300公里左右。已發現的礦藏資源有石灰石、花崗巖、紅砂石、重晶石、金礦、高嶺土等10多種。其中石灰石儲量40億噸,含鈣率高達54%以上,紅砂石儲量20億噸,花崗巖儲量30億噸。而資源只是基礎,廣西鈣產業面臨大環境的轉變,企業面臨轉型,這其中的“平南三杰”可謂榜樣!
平南三杰
2014年3月,廣西華燕礦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開工建設,預計年產40萬噸碳酸鈣。廣西華燕第一期工程投資3.01億元,其中包括打造一個河岸線長500多米、最大可停泊2000噸級集裝箱船舶、年吞吐量可達500萬噸的現代碼頭。
年產60萬噸納米級輕質碳酸鈣生產線、總投資10億元的廣西華洋礦源材料有限公司處在平南縣西江經濟帶西江二橋旁邊的黃金地段,擁有長達近1公里的西江碼頭岸線。目前,廣西華洋正搶抓機遇,加快建設步伐,項目主體建設已進入后期階段,排污排水工程、車間、倉庫正在建設,預計今年年底投入試產。
恒祥鈣業有限公司前身為2009年2月成立的平南縣瑞隆礦業有限公司,主要業務為生產和銷售生石灰,完全就是傳統生產企業,如今轉身成為擁有4條納米鈣生產線的深加工高新技術企業。今年上半年一期已經完成試產,項目二期投資25000萬元,設計產能為擴建年產2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目前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
納米碳酸鈣SEM圖片
轉型縮影
可以看出,平南的碳酸鈣企業從低端向高端轉型便是整個廣西鈣產業升級的縮影。四年前的這里曾分布小型石灰窯、灰膏廠、沙場等15家,由于產能落后、效益低下,在節能減排、優化資源配置大背景下被列入淘汰整改行列。平南縣拿出5000多萬元,動員15家高耗能低效益的傳統礦材企業撤離。
發展到如今,以廣西華洋為例,為適應市場需要,在生產上采用國際先進的二次碳化工藝, 可有效控制優質超細碳酸鈣結晶形貌、大小及分散性,針對優質超細碳酸鈣的不同應用領域開發出多種表面處理劑和處理工藝,可以生產出國內其它企業無法制備的粒徑和米粒形碳酸鈣,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500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