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1月8日,甘肅省科學院與深圳前海兆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10億元,在甘肅省規劃建設百條金屬納米粉體新材料生產線的新聞。被新華社,中國科學報,甘肅日報等媒體報道。
這么大的項目,確實讓人振奮。但根據小編掌握的資料,金屬納米粉體的產業化之路,并不如報道中說的那么美好。
金昌納米科技園挫敗之痛
在2004年時候,甘肅日報就報道了關于閆鵬勛教授發明“萬能”納米技術,并且通過校企合作形成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不僅建立了第一條中試生產線,而且又投入1200萬元正在建設金昌納米科技園。當時使用技術是等離子方法,閆鵬勛將其命名為“約束弧等離子體生產金屬納米粉體設備”技術,據說產量高,成本低,并可生產多種金屬及其化合物的納米材料。
然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金昌納米科技園項目進展非常不順利,產生了很多債務問題,所謂納米金屬粉的產銷也是無疾而終。昔日的規模宏大的納米科技園,已經成為近日的汽車城。
納米金屬粉體企業在河南
關于金屬納米材料的制備,河南也有一家總投資4.6億元的企業,正在大搞建設,據介紹,該項目已被河南省政府列為A類重點建設項目,企業介紹是通過綜合運用真空、物理、化學、機械等方法生產金屬及其他化合物納米粉體。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該企業生產的納米金屬粉體的市場開發,還處于探索階段。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對于納米金屬粉體的應用,首選需要解決的是成本問題,目前所制備的納米金屬粉體價格和黃金相差無幾,甚至有的還要更貴,要找到合適的用途,還真要費點功夫了。
“理化氣固法”納米粉體材料生產,希望不是“狼來了”
這次納米金屬粉體項目再現甘肅,甘肅省科學院與投資方前海兆和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甘肅省副省長郝遠出席簽約儀式,這聲勢浩蕩,這場面都有大干一場,要彎道超車的味道。
報道中提到,閆鵬勛及團隊研發的“理化氣固法”納米粉體材料生產技術,歷經16年的改進完善,生產設備已更新到第七代,并成功研制出十多條不同系列的生產線,可大批量生產多種金屬、復合物和半導體納米粉體材料,是目前國際上唯一真正實現大批量工業化生產各類納米粉體技術。
報道中還主動提到,納米粉體材料在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廣泛用途,但由于技術原因,目前國際價格居高不下,工業化應用程度較低。理化氣固法納米粉體材料生產技術的發明完善,為國際納米粉體材料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可能。預計未來10年,納米粉體材料將會在全球形成數千億美元的市場。
小編不知道該技術是否與2004年金昌納米科技園建設的所依靠的技術支撐有無關聯,不知道這10億的投資規劃如何進展,不知道這納米金屬粉末市場的未來會怎樣,但衷心祝愿這個項目不是“狼來了”。
(粉體圈 作者:敬之)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304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