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10年,我國資源稅收入年均增長率約27%。2015年資源稅收入1035億元,約占地方稅收入的1.8%,成為資源富集地區重要稅收來源。
正文
自2016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了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這項改革的執行時間較短,對于各種礦產加工行業影響也需要區別看待。我們認為,離開具體礦產講總體效果難免不接地氣,甚至離題萬里,通過地方統計數據分別對待,這樣才會相應行業起到參考作用。
有減就有增
以廣西為例,當地各種礦產資源豐富,據當地財政廳去年11月公布的數據稱,企業稅費負擔普遍下降。數據顯示從8月到10月,廣西資源稅收入32147萬元,如按照改革前稅費負擔率計算應征資源稅費為38985萬元,為納稅人減輕稅費負擔6838萬元,降幅達17.54%。
但我們也注意到重晶石、方解石和耐火粘土(高嶺土、鋁礬土、蒙脫石)等的稅負有上升,具體漲幅還有待后續跟進了解。碳酸鈣、硫酸鋇是應用最廣用量最大的非礦粉體;而耐火粘土又和陶瓷等下游息息相關,這些粉體相關行業有必要認清現實,以便主動作出正確的反應。
了解減免優惠政策
充分利用稅收減免優惠政策。一般來說,減免對象主要分為三類:一是符合條件的充填采礦,鼓勵企業提高資源開采回采率,避免礦區塌陷,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二是符合條件的衰竭期礦山,減輕衰竭期老礦山的稅費負擔;三是綜合利用礦,比如說低品位礦、廢石、尾礦、廢渣、廢水、廢氣等提取的礦產品。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657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