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國科學周刊發表了一篇關于赤泥利用進展研究的報道。赤泥堆場的隱患在于,即使它沒有坍塌和泄露,強堿性也會滲入地下并污染水源。回收和再利用赤泥變得越來越緊迫。全球范圍內已有約30億噸的赤泥,并且仍以每年1.5億噸的速度增長,人們拿這種地球上最多的工業廢棄物似乎沒什么好辦法。
工人正在檢查赤泥堆場(圖片來源:美聯社)
因為鋁土礦成分存在差異,赤泥成分也存在差異,這導致赤泥無法采取通用工藝處理。
鈧?不解決問題!
赤泥可以提取鈧。有研究機構證明,光是在赤泥中提取的鈧就可以滿足歐洲10%的需求,并且俄鋁已經建立實驗工廠這么干了。只是,鈧只占赤泥的百萬分之140,意味著99.99%的赤泥依然存在,這樣并不能消滅它們。
建筑材料?理想和現實有差距!
赤泥被用來生產水泥,這是最有效的利用方法。除了富鐵水泥,當然還有其他建筑材料,比如添加粘土、硅酸鹽礦物生產耐壓磚;再比如美鋁有嘗試利用赤泥捕獲二氧化碳,利用其堿性中和碳酸,產物可以用來平整路基……聽上去很美好,自從1964年以來,研究人員已經申請了大約700種赤泥用途專利,包括陶瓷、染料,甚至肥料等,可事實是殘酷的,目前只有3%的赤泥被回收利用!
為什么?
最重要的原因是:性價比不高!比如冶金業一直回避從赤泥中提取金屬,因為赤泥的腐蝕性太強,設備損耗甚至要比收益更大。其次還有對電解鋁行業的稅收力度不足,這就無法迫使電解鋁企業主動回收利用它;再就是赤泥運輸成本高昂,簡單地堆放成本更低。
編譯 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75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