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體圈作為專業的粉體行業新銳媒體,其發展方向和思路一直都具有突破性。而今日頭條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已經在短短的3年之內,從眾多新媒體中脫穎而出,可能您還沒有搞明白,他是做什么的,但他或許已經成為行業的下一個領導者。截至2015年12月,今日頭條累計激活用戶3.5億。2016年1月15日,“2016今日頭條未來媒體峰會”在“浪漫之城”珠海成功舉辦,作為今日頭條的忠實客戶和行業新媒體平臺,受邀參加本次峰會,粉體圈自然不能辜負近水樓臺的優勢。
和前來參會的的眾多業內大咖們相比,粉體圈完全可以忘記自己的存在。因為大名鼎鼎的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無界傳媒、新京報政事兒、俠客島等等都來了,更有新華網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等出身更加華貴的黨政喉舌媒體。和誰一起參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獲,重要的是 “什么是未來的媒體?”
關于這個問題,今日頭條創始人、CEO張一鳴先生做了題為“我眼中的未來媒體”的報告。用事實和數據,給會與嘉賓講解了,關于媒介的演變過程。讓與會者對媒體未來發展趨勢有了新的思考。
人們關于“信息碎片化”的擔心仍在繼續,但更多的人開始享受時代給予的便利和豐裕。屏幕無處不在,就算偶爾離開手機,但其他智能設備還是在爭奪著人們有限的注意力,邊界真的消失了。一件事情,可能在數分鐘之內,變得對所有人觸手可及——不管他是發生在火星表面,還是某個人的臥室里。我們也不在滿足于單向接觸信息,我們開始分享、干預、創造、人人都熱衷于成為媒體——除了媒體自己。這段文字摘選自本次會議的序言中,言簡意賅的詞匯,描繪出我們將要面對的媒體的面目,雖然他的面孔并不清晰,但方向卻十分明朗。
會議期間,還進行了“2016未來媒體踐行者”頒獎儀式。時事報告類:俠客島和光明天下眼;影響傳播類:壟上傳媒和V觀系列;城市服務類:新京報和談資APP;內容生產類:并讀新聞和新華網生物傳感智能機器人;媒體融合類:澎湃新聞和芒果TV。
另外,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先生,中山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先生分別做了題為“新平媒——新連接、新平臺、新媒體”,“新新聞生態系統”的報告,分享了他們對未來媒體的卓越預見性觀點。最后,由《財經》執行主編,靳麗萍、高樟資本創始人范衛鋒、新榜創始人徐達內參與互動的“未來媒體的十大猜想”主題論壇把整個會議高潮,其中“普通人可以像呼叫計程車那樣呼叫記者做采訪嗎”的猜想,帶給人們很多思考。
扁平化的媒介傳播模式,讓類似粉體圈這樣的平民也有機會到高大上的圈子里來看看,或者我們永遠都不會成為那里的主角,但自己要永遠保持信心。相對大的平臺團隊,幾個人的團隊充其量算是自媒體,然而,單個的媒體人呢?沒錯,就是這個思維,今后的媒體是由大家來創造的,每個人都是新聞的制造者,也是傳播者。這是趨勢,還有什么猶豫的呢,粉體圈的朋友們,和我們一起加油吧!
(粉體圈 作者:沐恩)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280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