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是世界上重要的資源出口國,其銅礦出口占全球總量的3%,鎳礦占18%—20%,鋁土礦占9%—10%。但近年來,印尼礦產資源逐漸減少,消耗卻在增加。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同時增加礦產品出口附加值,促進礦產品加工中下游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印尼2009年通過了《煤炭與礦物法》,規定2014年1月12日起禁止原礦出口。
在法律生效的最后關頭,印尼政府做出了妥協。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印尼政府11日晚間宣布,將允許66家礦業公司繼續出口精礦至2017年。初步決定,允許出口的精礦有銅、錳、鉛、鋅和鐵。但鎳礦和鋁土礦仍然被禁止出口。有關出口稅和允許出口的精礦純度稍后將公布。
與印尼相似,菲律賓也擁有儲量巨大的金屬礦物資源,是全球第五大礦產儲量豐富的國家。菲律賓和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紅土鎳礦和錫礦供應國。菲律賓一位參議員去年8月已提出議案,建議修改礦業法,敦促政府暫停未經加工的礦石出口。此舉和印尼限制原礦出口類似。而印尼原礦禁令此前已致國際鎳價大幅飆升。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2月份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鋁土礦69萬噸,較1月份增長超過一倍。2014年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鋁土礦總計為327萬噸。分析師指出馬來西亞鋁土礦只能解決中國的“短期供應”,而2016年以后的缺口將由澳大利亞、西非和中南美來供應補足。
較低的國內庫存,較高的國內去庫存率,收窄的國際采貨渠道,較低的原材料產出率,較差的原材料品質,鎳、鋁的今天就是其他礦產資源的明天。
為了應對局面,早在2012年,經過標準參與單位的認真調研、多方研討和嚴謹試驗,確定了紅土鎳礦中鎳、鐵、磷、鈷、銅等共26種成分的檢測方法標準26個,在國內外首次形成了紅土鎳礦化學分析的完整標準系列。今年4月21日,環保部發布了3項指導性技術文件。其中,《鎳冶煉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試行)》適用于處理硫化鎳精礦、氧化鎳礦(紅土鎳礦)和含鎳物料的鎳冶煉企業。
相比之下,更加依賴進口的鋁土礦,從礦產開發源頭進行技術研發和改造就更加緊迫。比如,山西式沉積型鋁土礦儲量約占全國資源儲量的21.76%,約10億噸,該類鋁土礦礦床普遍伴生有粘土、山西式鐵礦,一般沒有達到規模化開采技術標準,沒有列入大型礦山的開采初步設計范圍內。在當前市場條件下,開采此類伴生資源,經濟效益顯著。近日,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組織有關專家對《典型難選冶礦利用新技術研究》項目進行了預驗收。其中項目就包括研發了低品位鋁土礦浮選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此外,按照鋁土礦品級標準分類,硫含量大于0.8%的鋁土礦統稱為高硫鋁土礦,其選礦和脫硫技術的研發和項目的產業化還處于初級階段,具有極大的市場前景。
等著脖子上的套索收緊,不如提早加強自主技術的研發。更高的生產效率、更準確的貿易結算準確性、更強的選礦分級工藝,粉體企業想要生存和發展,需要在粉體技術提升上多做功課。
(粉體圈 作者:啟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905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