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來稿]新常態下,納米碳酸鈣企業的突破和超越

發布時間 | 2015-10-20 16:35 分類 | 行業要聞 點擊量 | 4266
碳酸鈣
導讀:我國經濟正面臨著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每一個企業單元都不能獨善其身。龍巖有幾個工業園區,像東肖工業園,好一點的,開工率差不多50~60%。差一點的,像龍州工業園,高陂蓮花工業園,開工率只有...

我國經濟正面臨著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每一個企業單元都不能獨善其身。龍巖有幾個工業園區,像東肖工業園,好一點的,開工率差不多50~60%。差一點的,像龍州工業園,高陂蓮花工業園,開工率只有20~30%。通過常山金雄化工廠長表述,他們的開業率僅有20%。包括我們,雖然訂單還是排得滿,但是還是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用中央的話講,叫新常態。什么叫新常態呢?一個是整體增長的速度在減緩,甚至在負增長,另一個是優勝劣汰——做好準備的活下來了。那么,在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我們如果不采取一些比較超前的措施,就很難說我們一定能持續盈利,更不用說做強做大。

 

全國有正常生產的,總共有三四十家的納米鈣廠,我們大部分是有接觸的,也有拜訪過幾家。發現這個行業,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其實納米鈣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性,所以每年還是保持一定的增長,據某納米鈣廠老板說,是30%的增長。挑戰是什么呢?我覺得主要有兩點挑戰,一個是做納米鈣的企業在增多,二是在運用的拓展上碰到一些瓶頸。用一句話來描述一個這個行業,就是:雖然蛋糕還不錯,但是前有障礙,后有追兵。

 

我們在跟幾家納米鈣廠接觸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比較先進的思路,我覺得是非常不錯的,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產業鏈融合。

我在一家納米鈣廠,聽到一個消息,就是有人準備去整合他們,他們也準備被整合。他們這個整合,不是簡單的收購,而是產業鏈的整合。當時,想起海爾的事情。其實像海爾這么大的一個廠,周邊一定有很多配套的廠在周圍,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一個牢固的鏈條。為什么我今天要第一個講產業鏈呢?因為我們的技術創新離不開產業鏈,我們的客戶關系離不開產業鏈。我們要打贏這場戰爭,必須要凝聚一批優秀的企業,才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產業鏈的融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本的融合。現在浙江的一些資本集團,已經在做這個事情。比如,納米鈣行業,他們會收購一些在這個產業鏈上的優秀的企業,比如納米鈣廠,硅硐膠廠,工程塑料廠,就是上游下游,都來參股,然后整合上市。

 

2.是技術創新的融合。就像蘋果手機一樣,他們的技術創新,事實上已經延伸到方方面面。他們自己不生產,但是他通過掌控市場和技術,他來指導你要怎么生產。這個現象,在廣西碳酸鈣行業,現在已經有這種趨勢。不過這是政府主導,以后能發展到什么樣,還要看一看。他們是政府牽頭,成立廣西碳酸鈣行業協會,以廣西大學為中心,他們買研發設備,據說就花了一千多萬。鴻豐也是他們的會員。在這個協會里面,有資本集團,有高校,有碳酸鈣上游、下游的各類的企業。所以他們這種,既是產業鏈的整合,又是技術創新的整合。

 

面對這種技術融合的趨勢,我們要如何做呢?作為納米鈣企業來說,我覺得有必要和粉體設備廠家聯合起來,做好工藝的改進。對下游使用客戶來說,要用這種理念去影響你的客戶,讓他們愿意跟你一起做好配方改進,研發出更先進的最終產品。這一點下面會專門講到如何做好技術創新。

 

3.是客戶關系的緊固。我們的客戶有做重鈣的,有做灰鈣的,有做納米鈣的,我發現他們當中做得比較好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客戶關系非常牢固。當然,經常走動、合理的利潤(不要太高),這個是共同點。還有一點,就是他們非常注意設備的更新換代,還有配方的改進。當時我們有兩個做灰鈣的客戶,兩個人都是用雷蒙機,生意都還可以。一個是很快就上了我們的灰鈣機,另一個是感覺生意還可以,覺得設備貴,遲遲不上。今年呢,形勢一變,一個還能維持他的客戶,另一個生意就差很多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及時創新,甚至主動創新,超前創新,才能走在別人的面前,保住老客戶,開發新客戶。關于客戶的問題,后面我還會分享一下關于營銷模式的轉變的問題。

 

二、降低成本。

納米鈣企業要降低成本,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個是智能化,第二個是擴大規模。

 

智能化,是我從一家納米鈣廠看到的。他們用幾臺工控機,用很多傳感器把各個設備的參數都采集起來,比如轉速,溫度什么的,然后設置一個最佳范圍,超限預警范圍。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第一是能夠提前預警,質量比較好控制,第二是節省員工。據他說他們原來有二百多個工人,現在只有130多個。

 

那么如何擴大規模呢?我覺得要從三個方面著手,比如像我們公司,最近采取了五個措施。第一個措施,叫創新模式的轉變;第二措施,叫營銷模式的轉變;第三個措施,叫員工培訓模式的轉變。第四個措施,叫人事管理的標準化;第五個措施,叫工作流程重造。這是我們從現在開始,到未來的三年,要做的重點工作,就是這五大轉變。

 

先來講第一個,創新模式的轉變。比如碳酸鈣行業,活得比較瀟灑的,比如上海東升新材料公司(做造紙用碳酸鈣的),長春大力納米公司(做功能性輕鈣的),都是力足于技術創新的。

 

談技術創新容易,但是做起來難。難在哪里?難在人。所以,接下來我要講的是員工培訓模式的轉變。

 

員工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心態的問題,二是能力的問題。有些時候,他有能力做,但是他不去做,或不想做,或很被動地做,那是心態的問題;如果他想做,但是做不好,那是能力的問題。所以我們設置了兩種培訓。一種是周六的培訓會,主要解決的是心態和意識的問題。另一種是周一的業務會,主要解決的是業務能力等具體的問題。我們在開展培訓的過程中,也走了一些彎路,積累了一些經驗。比如:通過提前確定主題,讓每個人有所準備;讓與會人員輪流分享,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且以集體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通過重點分享,讓優秀的經驗得以擴散……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改善了工作的態度,提高了工作的能力。

 

再來說創新模式的轉變。我們以前的創新,是客戶提需求,我們幫忙改進設備。這種模式有兩個缺陷:第一,能提出技術需求的企業比較少,創新的來源比較窄;第二,隨著市場的演變,創新點越來越少,創新的難度越來越高。我們現在通過兩點措施來改變這種落后的創新模式。第一是全員創新。我們通過培訓來提高銷售人員和售后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每一個人在跟客戶的交流過程中,在安裝調試過程中,去觀察、去發現這個行業、這個設備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納米鈣的水份要如何降低,要如何防止粘粉的問題,硅灰石的沉降值要提高等,我們都做了深入、細致的觀察和分析,以及技術的改進。第二是提前創新。什么叫提前創新呢?我們有一套情報系統,有專門的人員對整個行業的專利、論文進行梳理和挖掘,從而發現行業的發展趨勢,提前做好相關的技術儲備,提前做好創新工作。

 

接下來講營銷模式的創新。大家都知道,隨著市場的疲軟,客戶來源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于粉體企業來說,一兩個優質的客戶,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興衰成敗。那么,營銷模式的創新,在新常態形勢下,顯得越發重要。

 

我們知道,營銷通常分成兩個部門,一個是負責企業形象的塑造,我們通常稱之為營銷策劃,比如出方案、政策、畫冊、論文、軟文、光盤、書籍等;一個是銷售,就是我們說的業務部。業務又分成幾個環節,比如售前、售中、售后。按照我們的經驗,這幾個環節都可以拆分的,拆分之后要仔細地去思考: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能不能做得更好?比如,我們公司在尋找項目的環節,運用了多種營銷手段,比如我們定制了幾款軟件,專門用來找客戶;我們充分運用了短信、微信、郵件、QQ等多種溝通手段;我們講究人員的配合、部門的協作,以集體的力量來提高效率和概率。

 

關于人事管理的標準化,我們做了以下三點措施。

 

第一,員工職責的明確;比如售后服務人員,以前是安裝調試完了就完了,現在不行。現在我們給售后服務人員的職責有三條,第一是安裝調試,達到合同要求;第二是配合銷售做好二次銷售或轉介紹;第三是為把安裝調試當作試驗的機會,為技術研發提供更多的建議和意見。我們不僅規定了這些職責,而且還規定了具體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并且我們還在多項制度上面有所體現,在流程上面有所體現。

 

第二,招聘體系的完善;比如我們招聘售后服務人員,除了需要具備相關的工作經驗和技能,還要有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我們是如何發現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員工的呢?比如,我們會讓試用期的員工把三個大袋子的粉裝到三個小袋子去,然后再倒到量杯。優秀的員工會溝通,比如他會問:裝多少?夠不夠?有的員工用手抓,有的員工用軟紙片,有的員工用硬紙片;有的員工裝完粉會把袋子里的空氣擠掉,并且扎緊,檢查;在倒粉到量杯的時候,有的員工比較有技巧,不會倒到桌子上……從中就可以看出這位員工在做事的時候有沒有動腦筋的習慣。我們也會給試用期的員工一段文章,請他陳述他的感想、心得、啟發、跟實際工作如何聯系起來。

 

第三,員工評價體系和淘汰機制的建立。我們針對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務的員工,建立了自評、初評、終評的評價體系,成為年終獎金發放的依據,成為升遷、淘汰的依據。這里面指標比較多,就不一一復述了。

 

最后,講述一下如何重造工作流程。工作流程的重塑,其實很多思路是在培訓會議的時候發現的。我們每年會進行一次制度的修改,把這些問題,通過流程的標準化去解決。比如采購流程,以前經常發現,車間要的東西有時候采購員會延遲甚至忘記采購。現在,我們通過常用品采購預警單和采購申請單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裝配人員提出裝配下任務過急造成機器磨合不夠,我們現在通過裝配時間板來協調各個相關人員。

 

根據我們的觀察,很多粉體廠的老板,自己很忙很忙,下面的員工呢,跟機器一樣,叫一點做一點,不叫不做。這樣的企業是很難發展壯大的,根本的問題,在于管理。以上是我們的一點不成熟的經驗,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對各位有那么一點點啟發。

 

龍巖市山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藍輝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