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來消息,坦桑尼亞的非洲玻璃工業集團,目前正在開足馬力加緊施工建設,預計將于2016年底投產。這家由中國企業投資的東非地區最大的玻璃生產廠瞄準坦桑尼亞和東非地區日益增長的玻璃需求,在投產后,預計日常量將達到600噸浮法玻璃。該廠全部引進中國的玻璃生產線,到2017年底將實現年產浮法玻璃13.5至16.8萬噸的預定目標,投資總金額預計8000萬美元。
已竣工的一號廠房外觀
在十年前,遠在非洲部分國家的人民群眾想要用上物美價廉的中國浮法玻璃也并非易事。隨便舉個例子,非洲客商先和國內搭線,然后來華企業進行考察和詢價,敲定后再從內地運往廣州,再從廣州黃埔港起錨揚帆,歷經40天的航程,才最終抵達當地碼頭。
去年開始,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河北晶牛集團在南部非洲國家津巴布韋投資4億多美元興建中國晶牛玻璃廠,預計到今年5月份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生產。
非玻集團由坦桑華人企業家、坦桑尼亞中華總商會永久名譽會長朱金峰與河北省玻璃企業、在坦華人企業等共同投資,主要產品為建筑平板玻璃及浮法玻璃。
目前,東非國家僅有幾家玻璃瓶生產廠,浮法玻璃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坦桑尼亞因擁有豐富的石英砂、石灰巖、白云石、蘇打粉而成為中國企業在東非地區設立玻璃廠的首選。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24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