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去拜訪了在一個粉體新材料領域馳騁近30年的前輩。他就感嘆國內大企業與中小供應商共生的惡劣生態環境,認為國內大企業基本是在壓榨中小供應商來尋求壯大的。而歐美大企業是扶持中小供應商來共同發展的。這是兩種完成不同的供應鏈生態。因此,他選擇了出口的經營路線,90%的產品出口到歐美國家,生意也就輕松很多了。
其實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務院就不斷地出臺各項措施來為中小企業撐腰。從最初“政府部門和單位不得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的會議精神,到近日出臺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國家希望從源頭出發建立一套防止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的法規制度。
其實,除了違反合同約定,法律上的貨款拖欠的現象。大企業給予中小供應商的賬期,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據了解,有的大企業甚至會設置6個月的延期付款,到期后再給6個月的承兌匯票,等供應商拿到現金其實需要一年的時間。
那么,為什么在我們的供應生態鏈中會產生延期支付中小企業貨款的現象呢?根源是什么?利用中小供應商提供的資源,降低企業經營負責,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類似“你想跟我玩,就先拿錢來”的思想,這種玩法表面看起來是風險共擔,其實確實存在大企業壓榨小企業的嫌疑,其本質就是利用時間差對供應商資金的占用,憑借規模優勢享用供應商資源的侵占和掠奪。
但不可忽視的另外一個因素是信任的缺失,由于信任度較低,大企業也會要求供應商貨款一定的賬期,防止供應商的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后推脫責任。通過押款來把中小供應商鎖死,牢牢掌控著中小供應商的命運。因此,就會出現大企業倒閉一個,與之相關的供應商會死掉一批。很顯然,我們這種供應鏈生態存在著極大的危害性,這也是目前我們經濟生態不成熟的表現。
在相對成熟的經濟生態中,大企業和中小供應商的信任度很高,會更多地表現為二者互助的關系,處于強勢端的大企業會有扶持中小供應商的成長。一個德國的世界知名企業的老板在供應商年會上指出:我們產品的優劣,基本由供應商提供產品的品質決定的。對于我們產品品質的真實情況,我們沒有辦法比你們更清楚,因為我們無法對100多家供應商的信息完全掌握,所以我們選擇了信任。我們客戶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基于我們對你們的信任。
一個德國企業給中國供應商的獎勵
這種供應鏈生態下,大企業基本不拖欠中小企業的貨款,也沒有故意延期支付的情況。大企業唯恐供應商不能正常運營而倒閉,扶持供應商成長是建立長久互信關系并保證穩定的供應體系的良好辦法。另外,在成熟的供應鏈生態中,更換供應商的成本會比較高,因此,歐美大企業和供應商的合作很穩定,不會輕易更換。
在終端消費不存在賒欠貨款的商業體系中,那么大企業拖欠供應商貨款,很顯然難以逃脫壓榨供應商的嫌疑。而如果因為信任問題給予供應商延期付款的設定,那就要從更深層次分析問題的根源了。相比一個華人導游曾經講過德國的一句諺語“輕信是一種美德”,我們重建社會道德體系還任重道遠。
作者:沐恩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26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